
关于《家乡的春节》作文400字4篇
在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,对作文很是熟悉吧,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。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《家乡的春节》作文400字4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《家乡的春节》作文400字 篇1
我的家乡在河南,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。过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,腊七腊八,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,这天,家家都要熬腊八粥,粥是用各种米,各种豆,与各种干果熬成的。
腊月二十三过小年,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。过了二十三,大家更忙。必须大扫除一次,还要把肉、青菜、鸡、鱼、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——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,到正月初六开张。
到了三十千家万户的家庭成员都要出去逛街。尤其是小孩特别喜欢,因为可以得到特有的玩具礼物。
按家乡的习俗,除夕真热闹,家家赶做年菜,到处是酒肉的香味。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,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,屋里装饰上自己喜欢的新年贺典。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,不许间断,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中国第一道大餐——看春晚。
正月初一的光景也许与除夕截然不同,门店封闭,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,大多数人在家休息。
正月初二从这天起一至到初七初八,人们开始互相走亲访友,去拜访老人,去探望亲友。整个家乡的春节气氛都包含着和和睦睦,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友谊!
时间如流水一眨眼又到了元宵佳节,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。正月十五,处处张灯结彩,正条大街像是办喜事,红火而美丽,人们三个一簇,两个一堆,个个喜笑颜开,观赏着红红的大灯笼美丽的礼花。
呵!家乡的春节热闹非凡,它是多彩的,是红火的,是温暖的,那里有亲人美好的祝愿,那里有我们深深的.留恋!
《家乡的春节》作文400字 篇2
我的家乡是“老子故里,道德之乡”的涡阳,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。从除夕到正月十五,虽说忙忙碌碌,但是,在忙碌中体会到的何尝不是欢乐呢?
除夕是最令人兴奋的日子,这天可以说是辞旧迎新,大家穿上了新衣服。因为“无新衣,不新年”。傍晚,吃过年夜饭,就跑到大街上同朋友一起买各种烟花爆竹。到了店门前一看,哇!琳琅满目的商品,我的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。有飞天炮、摔炮、水雷、雷鸣......我真想统统拿走。
我把烟花拿在手中,用打火机点着,一下冒出了金色的火花。随之又开始冒出不同颜色的火花。我急忙挥舞,挥舞出不同形状。眼看快灭了,我又拿起了另一只来引火,居然引着了。我又拿起几个烟花,全引燃,一只手上拿几个,不停地挥舞,像仙女在凌空飞舞彩带。真是美丽又壮观!
还有摔炮,拿起一个,往地上一摔,立马发出了清脆的响声。还有飞天炮,是一个蜜蜂的外形,旁边还有一个绿色的引火线。我把线点着,赶紧跑开了。它像一个飞碟一样,旋转着,随之升天,发出各色的光芒。
当我们玩累了,便一起回家看联欢晚会了,里面的舞蹈优美而喜庆,演员挥舞着手中的彩带,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。还有各种小品,使人笑得合不拢嘴,又颇令人感动。
这天夜里没有什么人睡觉,都要守岁。岁数大的人守岁,有珍惜光阴的意思,年轻人守岁,是为了给父母延寿。
春节,是我国民间最隆重、最热闹的节日之一。
《家乡的春节》作文400字 篇3
除夕,是春节中我最期待的节日。因为那天能吃到我最喜欢的食物——“鸡蛋饺”、“糯米丸”、“豆腐丸”。这些是宁波吃不到的——今年,我依然在老家安徽过年。
除夕早上,我和奶奶一起上街卖食材和过年的一些小玩意儿,当然也有我最喜欢的“冰糖葫芦”,这在过年时最能吃出年味。中午,终于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。我和妈妈还有奶奶一下午都在厨房里“奋战”,你能听见从厨房里传来的切菜声和剁肉声。我帮妈妈准备材料,奶奶教我做丸子和饺子。
“豆腐丸”是这样做的:奶奶拿来一块专门的布料,把很多豆腐放进布料里,然后扎起来,不让豆腐渣流出来。奶奶把包着豆腐的特大布料放进一个大盆里,然后用手使劲地揉捏。原本完好的方块豆腐瞬间“变身”成了豆腐泥,屋里充满了豆腐的清香。等豆腐被奶奶的“柔拳”捏得粉碎了,就可以搓丸子了。妈妈把我切好的辣椒和生姜放进豆腐泥里,一起搓成丸子。丸子很难搓成,每次我都搓不好。不过我不灰心,还有“鸡蛋饺”等着我制作呢。
做“鸡蛋饺”虽然简单,但非常有乐趣。我先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撒在锅里,等它变成一张薄薄的鸡蛋饼以后,就可以把肉馅抱起来了。等合起来的时候再用鸡蛋把它们黏上,这是防止肉馅露出来。可别以为这就包好了,还要用热水煮一会儿,因为如果肉馅没熟会吃拉肚子的。怎么样,你们没吃过吧?晚上吃年夜饭,到处都能听见鞭炮的声音,真是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”啊!
《家乡的春节》作文400字 篇4
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,每个人的家乡也都有着不同的过年的习俗,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吧!
腊月二十三,春节就拉开了帷幕。小年是“祭灶王”的日子,我们会供上香甜美味的芝麻糖和灶饼给灶爷。传说小年那一天灶爷会上天给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功德与罪行,由此缩短或减少一些人的寿命。相传只要灶爷吃了芝麻糖,就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,这样,过小年、祭灶王、吃芝麻糖的习俗就流传开来。
腊月二十四,我们开始大扫除,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,也有这辞旧迎新的寓意。
腊月二十五,也是大街上最热闹的时候,因为大家都出来购买年货,大街上人山人海,大家都开开心心的购买年货,为新年做准备。
腊月二十六,我们有着蒸花糕、炸丸子的风俗,花糕的样子像一朵花,寓意着新的一年像花一样红红火火,丸子寓意着一家人团团圆圆,和和美美的。
腊月二十八,我和妈妈一起贴对联、贴窗花,看着那一个个美丽的窗花,感觉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。
大年三十,我和爸爸去坟地请先人们回家过年,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一顿年夜饭,然后在一起看春晚,等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。
大年初一,“噼里啪啦——噼里啪啦——”早上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我从甜美的睡梦中吵醒了。终于过年了!我穿好新衣服,去给长辈们拜年,最高兴的就是可以收压岁钱了!大家有说有笑,高兴极了!
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