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秋节的作文700字汇总7篇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,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,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。如何写一篇有思想、有文采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700字7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1
蓦然回望,又逢中秋。片片桂花默默绽放,留一抹芳影香语。台历上,余下薄薄的几页象征岁月的纸。此时,那些关于明月、关于相思的诗词断句,一行行叠叠,载着红尘的呓语,也载着夜的静谧,悄然而至。
夜阑人稀,我欲觅芳径,踏曲幽,悠闲信步聆听。闻天籁倾情弹奏《二泉映月》的寂寥悲怆,“一泓悲愁映泉月,神曲绕梁今未绝。”“赏松涛舞动《高山流水》的缱绻缠绵,“山青青,水碧碧,千古知音难寻觅。”……旋律悠然明悠然暗,心绪百曲,柔肠九转,是吟咏的共鸣,是喃喃的附和,随着案头淡淡的茶香袅袅,思绪宛如这杯清茶,带着一丝风毫水笺的清澈。映亮了尘世浮生的秦腔百韵、水袖三千。我在喧嚣的红尘中,捡起纷纷落地的心语花瓣,听一曲曲歌声缭绕,愿,那些散落在岁月深处的水痕弥散开去,溢满在彼此的心头,如花永隽。
长夜当歌,印记澹然,月色下,纠缠凝结出了的影,那记忆中的眉眼依然清朗如昨。只想跨越万水千重山,在浩淼人海中穿越繁华的喧嚣,走过大漠孤烟的荒凉去寻找你。离别的日子,自信是两汪不起波澜的湖水,是两弯不兴云影的孤寂的月亮。南国的秋表面繁花依旧,绿草如故。然,我心底却是星移斗转,改月换天,度日如年。日日忙忙碌碌走过轻尘,夜夜寂寂寞寞仰望天宇,明月照无眠,给予安慰的是“千里共婵娟”,柳影花荫里是千徊百转的孤单。我知,今年的中秋,依旧孑然一人。
望天空皎月如练一黛如洗。想起那月中的广寒仙子,想起那痴痴守望数千年的吴刚。不知痴情的男子何时能感动仙姿玉貌的嫦娥,好蟾宫折桂,终成眷属归。转身静安一隅,在诗书熏染间,采弦上月华,拔流水芬芳,把丝丝柔情盛开为古老传说的花朵。
明月清风为伴,踩着古韵悠悠的节拍,一路上笔歌墨舞,已经挂在中天。站在红尘之外,看千山万水等若迷尘;看五千年的时光,在发稍上轻轻掠过,琅琅心弦,凭栏的是柔肠千结;也许,船过,水无痕,但是,只要船行过,终有音韵在心中回荡。“飞花已逐东风去,丹桂偏能留晚香。”这句话,仿佛是远歌拂着细碎的花,自心头开落,迤俪在心中。难以释怀的情节,都皆是红尘中舍不得逃离的牢。沉溺有时,寂寞有时,情感何需破茧,淡淡一笑间。
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2
每个人的童年里,总是存在一些或美好、或难过、或有趣的回忆。而昨天,当那中秋节的月光打在了我的脸上的时候,爸爸不禁回忆起小时候在中秋节的那一天,曾经发生的一件趣事,细细的为我讲了开来。
那时候爸爸还小,每逢中秋,爷爷总要打些月饼分给爸爸和姑姑们吃。可是家里人口多,家境又不富裕,而爸爸和姑姑们还总想过足馋瘾,于是他们就想方设法去“偷”吃月饼。又临近中秋节了,挡不住月饼芳香诱惑的爸爸想着柜子里的大月饼,不由得垂涎千尺,馋到了极点……
这天中午,爷爷在屋里躺着,奶奶在厨房里做饭。俗话说:“机不可失,失不再来”这么一个大好的时机爸爸可不会错过。机灵的爸爸很快就找到了钥匙,开始了行动。爸爸如同一只小猫一般,蹑手蹑脚地穿过厨房,一溜烟来到了柜子前。掏出钥匙把柜门打开了,一个个圆圆的月饼出现在眼前,爸爸毫不犹豫地把手伸了进去,就在要摸到月饼时,风吹着窗户“咯吱”响了一声,爸爸如同触了电一般,把手猛得缩了回来,像一个木头桩子一样笔直地站立着,惊出了一身冷汗。听再无动静,才发现这只是风的一个恶作剧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第二次再去摸月饼爸爸就小心多了,一边摸一边拱着腰,眼珠子不停地左右转动。终于摸到了一个月饼,爸爸迅速地把它塞进了书包。
来到了学校,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,爸爸津津有味地嚼完了那个香甜的月饼。晚上放学回家时,肚子里美美的爸爸心里却忐忑不安,生怕此事被发现。可爷爷、奶奶对此事好像全然不知,爸爸暗自庆幸。第二天一大早,睡的香甜的爸爸就被明察秋毫的奶奶从被窝里揪了出来。“昨天你是不是偷了一个月饼?”“没,我没偷。”爸爸一边理直气壮地说,一边想:反正我已经把月饼吃了个精光,你还有什么证据呢?见爸爸拒不承认,奶奶使出了杀手锏――指着爸爸的书包说:“你看这是什么?”爸爸一看,原来是月饼那圆圆、大大的油印。顿时爸爸像泄了气的'皮球,垂头丧气、哑口无言。
那一件中秋节的趣事,直到现在,爸爸都还记得,当时那个月饼的油印是那么大,那么圆。虽然那个书包上的油印早就消失了,可是它却一直存在爸爸的心上。我想,爸爸会一直把它珍藏在心里吧!因为那里面有他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。
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3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到我们的身边。今年的中秋节,我们家与往常大不相同。
妈妈说:“今年的中秋节,我们不去外面吃,自己每人做一道菜,包括你也要出一份力。”说完后,大家都开始急忙开工了。我还在想着做什么菜呢,爸爸已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,又从橱里拿出小碗,先将鸡蛋轻轻地打出一个小孔,两个大拇指向里面将鸡蛋壳掰成两瓣,鸡蛋就从蛋壳中流出来,爸爸拿出筷子将鸡蛋搅拌均匀;妈妈正在切菜呢,她左手按住菜板,右手紧握菜刀,把生姜给打碎,只见一粒粒芝麻大的生姜粒在菜板上翩翩起舞;再来看看爷爷,爷爷正在洗鱼,他拿出小刀,在鱼的背上“作画”呢;而一旁的奶奶正在给爷爷围围裙,有时,大家满头大汗时,奶奶会拿出纸巾,给她们擦汗。所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、幸福。
要不,我就给大家煮一顿香喷喷的米饭吧。首先,我拿出准备材料:电饭煲、装米的小桶,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东西,那就是大米。我小心翼翼地从米袋里将米取出。接下去就是淘米。我来到水池边,将装米的小桶放进水池的凹槽里,打开水龙头,水“哗啦啦”地落进小桶里。我撸起右手的袖子,把手伸进小桶里,顺时针地转起来,米如同一群顽皮的孩子,在跟我玩游戏呢。
最难的环节到了,就是如何将淘米水从小桶中倒出来。我左手握住小桶的口部,右手托住桶底,将小桶侧过来,水慢慢地流出来,可是我倒水的速度太快了,一不小心米被我全部洒在水池里。我急忙跑到奶奶身边,抓耳挠腮地疑惑着问着奶奶:“有什么好方法倒水时不让米洒出来?”奶奶摸摸我的头吗,微笑着说:“你可以找一个和水桶口大小一样的塑料篓子盖子水桶口,去试试看。”听完奶奶的话,我连忙找到一个红色的篓子盖在水桶上,将水桶侧过来,水慢慢地流着,少数米被水冲到了红色篓子里,但没有再洒出来,我高兴极了!水倒结束后,我将粘在篓里的米轻轻地敲进小桶里。最后就是将米倒入电饭煲,加些少许的水,米饭开始煮了。
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,每个人的菜品也陆续放在桌上,有色泽鲜亮的宫保鸡丁,酥香爽口炸鸡腿,清鲜醇浓酒酿团子,麻辣鲜香的水煮牛蛙……当然,还少不了我煮的香喷喷的米饭哦!
看着全家人的笑脸,听着全家人的欢笑声,闻着满屋子的香气,我不禁深深陶醉了。这不是一顿普通的饭,这是全家人群策群力、热热闹闹“做”出来的中秋团圆饭,每道菜里都有一种独特的调料,那就是“爱”!
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4
今天是中秋节,虽然妈妈远在异地,我心里有点小遗憾,但却过得很充实,因为我的两个老弟和老哥以及我都到奶奶家家了。开始,老玩游戏我们觉得没劲,我提议开展一个逗笑比赛,活跃气氛,大家异口同声 “ 好! ”
老哥说: “ 陈航宇,你已经上六年级了,就由你来分工。 ” 我十分高兴地接下了这个任务。开始分工了,我将我们所有人分为 “ 笑口常开 ” 队和 “ 铁面先生 ” 队,笑口常开队有琪琪和我,小网子和老哥参加铁面先生队,家里其余的长辈充当观众。
比赛开始了,琪琪一会儿唱出搞笑的歌声,一会儿跳出奇怪的舞蹈;我也使出各种招数:一会儿讲笑话,一会儿挤眉弄眼。我们可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,想把小网子和老哥逗笑,但他们真不愧铁面先生的称号啊。不管我们做的任何表情和动作,就是紧抿着嘴唇坚决不笑。我心想,哼,两个讨厌的家伙,可真会装啊,要是在平时,他俩早就笑翻了,可这会儿不管三七二十一,他们就是不笑,难道“面部肌肉坏死了?什么表情也没有。第一局以我们失败告终。
第二局开始前,我就暗暗发誓,瞧他们小样,这回一定要商量个办法打败他们。于是我和琪琪脑袋挨着脑袋叽里咕噜的商量着计谋,经过一系列的争执,我们终于决定演一出空前绝后的爆笑小品;由我来做动作,他来模仿声音。
我找来了一条红领巾,往头上一系,当做头巾,再找了一把雨伞当拐杖,又拿了一个碗和一双筷子,就开始演了。起先我装饿了三天三夜的有气无力样子,忽然看见他们俩,仿佛看见了救命稻草。蹒跚着一瘸一拐的走向他们,接着,琪琪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说:“我都饿了三天三夜了,这两位好心的孩子啊,给点吃的我吧,我这孤苦伶仃的老太婆,‘咳咳’,我快饿死了!”他边说我边用那双筷子“当当当”的敲起了那只破碗。长辈们看着我门兄弟两的滑稽模样,一个个的哈哈大笑起来,老哥也被我们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“扑哧”一声笑开了。
可是小网子,仿佛傻掉了一样呆呆的看着我们,什么表情也没有。我骂他说:“你个小气鬼,连个笑容都不肯施舍。”我转过身子假装要走,刚走两步,我突然间转过来面向他连连撒娇道:“我的小心肝呀,你就笑一笑嘛,就一下下嘛 …… . ”他丝毫没有准备,第一声小心肝,就差点让他笑起来,他的嘴角刚向上扬,就被他及时控制了,但听到第二声后,他顽强的意志被打破了,他终于摆脱了“面部肌肉坏死”症。可是他还是没有笑,当最后一声小心肝刺激到他的时候,他终于忍不住了放声大笑起来。
这个中秋节虽然不能合家团圆,一起赏月吃月饼,却也给我的记忆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痕迹。
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5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这首千古流传的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,表达了对胞弟苏澈的无限怀念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拥有几千年的历史。在这一天,人们都会千里迢迢地赶回家,与家人团聚。
在中秋节,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,《礼记》中就记载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。到了周代,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。设大香案,摆上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李子、葡萄等时令水果,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。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。在唐代,中秋赏月、玩月颇为盛行。在宋代,中秋赏月之风更盛,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“中秋夜,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”。每逢这一日,京城的所有店家、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,牌楼上扎绸挂彩,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,夜市热闹非凡,百姓们多登上楼台,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,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,团圆子女,共同赏月叙谈。明清以后,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,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、树中秋、点塔灯、放天灯、走月亮、舞火龙等特殊风俗。直到现在,中秋节还延续着当时古代的传统习俗。
作为中国传统节日,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,让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!
中秋佳节,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。
我们再来说说吃月饼吧!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,俗话中有: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”。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,“月饼”一词,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中,那时,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。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。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,清袁枚在《隋园食单》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。到了近代,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,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,馅料考究,外型美观,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,如“嫦娥奔月”、“银河夜月”、“三潭印月”等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,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,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,联络感情。人们总是喜欢边吃月饼边赏月。
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6
今天下午,我放学回家。在路上,我看见修真观广场上摆了许多桌子,知道今天晚上有晚会。回到家,我抓紧时间做作业。吃好晚饭,我跟父母说今天晚上修真观广场有晚会。他们说去看。我高兴得没法形容。于是,我们就走出家门去修真观广场了。路上,我们有说有笑。后来,爸爸看了一下手表,说:”时间不早了,我们快点走吧!“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,很快,我们就走到了修真观广常那里已经全部布置好了。广场中间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,上面放着各种水果:桔子、香蕉、苹果、柿子,还有瓜子。当然,桌子上还少不了放着月饼。广场周围围了一根白线。白线那里还站着几位民警。他们在放哨,维持秩序。房子上挂了一盏又一盏灯笼。走道上都挤满了人。啊,好热闹啊!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处地方站住了脚步。过了好久,晚会开始了。导游领着各地游客入席了。外地的游客来得还真不少,有新加坡的、香港的、马来西亚的??这时,台上出来了一男一女两个主持人。他们先向游客问好,然后说了一段话,最后宣布武术表演
开始。只见一位表演者两脚一翻,双手握拳,一阵拳打脚踢,一套武术便表演完了。观众们立刻鼓掌表示赞赏。接着表演的是舞单刀。只见那单刀挥舞起来好象只有一个影子。不一会儿,单刀表演结束了。接着,上场的人表演舞双刀、舞金箍棒、双打。那舞金箍棒的可真是绝了。那个人四十出头,是一位有点年纪的人。他拿着金箍棒舞动转圈,又在身体周围转圈,竟然用一根细小的手指转动那根金箍棒。他的表演博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热烈喝彩声。武的玩完了,又来玩文的。主持人说:”光台上精彩还不够好,台下也要来点儿精彩的才算好。“说着他请两位游客来了一个男女合唱。接着,一个游客上台唱了一首《十五的月亮》。接下来台下观众中有些人上台去表演了一个大合唱。最后,>投资总裁亲手抽出了一、二、三等奖,还有一个特等奖。发奖后,由乌镇阿姨们表演了一个她们精心准备的舞蹈《大丰收》。这一个快乐的晚会在音乐声中告了一个段落。回家路上,我腰酸背痛,但想到看到这样好看的赏月晚会,精神就来了,也就不觉得酸痛了,不觉得累了。我想以后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会去参加的。
中秋节的作文700字 篇7
中秋聚会节,亲人齐欢聚。儿女回探望,双亲心中喜。美味佳肴备,举杯庆佳节。宴散皆归去,父母忙辛劳。心中多慨叹,提笔留记载。愿与君分享,共醒大家身。
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,每个孩子过生日似乎理所应当他们就是主角,他们就就应幸福的渡过、快乐的享用,如今看来不光是孩子过生日劳累的是父母。其实,依据中国传统,过节就是聚会日,孩子都会回到父母身边,一家人热繁华闹。
一听说孩子要回来了,父母心中那叫一个乐。他们会早早地做预备,想想这个爱吃啥,那个好哪口,一切都尽着孩子的口味,用父母的话来讲,他们任务忙,一年才回来几次呀,回来一次就尽量让他们吃得饱,喝得好。他们的心思全让孩子占据着,做的饭也不论自己的牙能否咬得动,自己的胃能否消化得了,这些他们从不会刻意去想,哪怕是一个闪念也不曾有过。
从清早起来就末尾忙碌预备,手不停,脚不歇,眼还不时地盯着门口,等候着儿女突然就出如今自己眼前喊一声“爸”,喊一声“妈”,这会让他们等候的心更踏实,更满足。为让孩子好好回家享用,他们是数了又数,算了又算,总期望把儿女想吃的爱吃的都搬上桌,这样他们预备时就似乎满汉全席般地把桌子上摆得满满的,盛不下的锅台边,厨柜上也挤挤,再不行就撂着放。从这大样小样中就可知父母花了多长时刻,费了多少心思,他们有多等候这样的聚会,这似乎也在通知我们自己有多长时刻没回家探望父母了。假定一样菜代表父母的一次等候,那这满桌的菜又凝聚了父母的多少思念呀。
最后饭菜好了,大家围坐一圏,边快乐地吃着,边开心肠聊着,气氛十分温馨。一顿饭父母只顾得看我们了,看我们放下筷子,他们就给我们夹菜,不让夹还不行,为依从父母我们吃饱了也要硬往肚里咽,由于看我们吃他们就会很满足;听我们聊得欢乐,虽然他们有时会听不懂也插不上话,只能默默地坐在一旁当听众,但只需我们快乐他们怎样都无所谓。这就是我们的父母,永远无怨无悔地为儿女们付出,永远无私无畏地为儿女们贡献。